首页 > 历史架空 > 不知真貌的少阁主 > 联姻

联姻(1/2)

目录

姜以安想了想,还是先应承下来。完成这次任务,她说不定就再不会来烨京城了,而且,烨皇之前是靠前任阁主的关系进的无忧城,前任阁主已逝,他没机会再回去。

不对!姜以安好像知道坐拥一国至尊之位的烨皇为什么同修罗阁合作了。

烨皇光看眼神就知道她现在在想什么,说:“你是不是在想,朕同你们合作,是为了获得进入无忧城的资格?”

她如实道:“很难不这么想。”

烨皇转头看了一眼在旁憋笑的高坤,也忍不住大笑,笑声听了,才开始解开姜以安的疑惑。

“当年,朕和高坤受千穆渊,你们的前任阁主的邀约在无忧城小住。朕确实感叹无忧城的壮丽景色和繁华,当时就像个刚出生的娃娃一样,对什么都好奇。比如在天上飞的庞然大物的什么东西?巨大的轮子为什么能载着水?我们心里有好多问题,直到把穆渊问得烦躁才罢休。在无忧城,百姓安居乐业,各司其职,年轻人不需要被死板的教条,被森严的等级束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上哪门课学习本领。在那里,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里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世外桃源。

当时朕甚至在想,能不能一辈子留在无忧城?但这是不可能的事。离开无忧城后,朕就在想,该怎么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创造一个无忧城,即使不能做到,至少也要试着改变这令人压抑的世道。所以,当朕坐上这皇位之后,就开始和修罗阁合作。不得不说,无忧城除了修罗阁,还有一帮精通农事和水利的人才。要是没有这帮人,烨国不可能变成现在的模样。”

“陛下难道就不怕,这样下去,烨国皇室不复存在吗?”

他想把烨国变成一个无忧国度,那么也应该知道,这无忧国度里是不需要皇室去治理的,而是能者居之,众人谋划未来。

气氛没有姜以安想象的那样,一句僭越的话让在场的人全部冷脸。

烨皇依旧笑容不减,甚至露出对她的一种欣赏,说:“这问题朕曾经也认真思考过。一个王朝只有在明君的治理下才能强盛,可一直含着金汤匙出身,坐拥权力的皇室会一直出现明君吗?在这片土地上,改朝换代并不是稀罕事。我不能保证后代的继承人都是爱民的君主。而且,我也知道,无忧城早就谋划好了一切,与其我的子孙被人送上刑场,不如顺势而为,保他们平安度过一生。或许,将来他们会埋怨我将权力交给别人。不过,那时候朕已入皇陵,他们无论如何叫骂,朕都听不见,看不见了!”

最后的玩笑话轻松掩饰了不久前产生的紧张氛围。

至于千穆渊当年带他们进无忧城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答案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在离开修罗阁前,千啸漓跟姜以安讲过烨皇与无忧城的渊源,当时听完故事,她并不相信烨皇真心与无忧城合作。现在,那一番话消除了她的怀疑。

不过,为什么第一次见面,烨皇会跟她讲这些关起门独处才能说的话?

姜以安看向正在批奏折的轩辕澈,似乎明白了他的用意。烨皇这是在暗示自己的儿子,他的侍卫来头不小啊。

她倒不在意这事,待在宇文安身边十多年的轩辕澈若听了之后不怀疑她的身份,那她就真要怀疑他这五年脑子是不是被人打残了。就算他去问宇文安,宇文安也只会绕弯子给个模棱两可的答复。烨皇更是在测试这个将来接位继承人辨人的能力,只会静待他来确认真正答案的时刻。

两日后,云羡风被刺一事闹上大理寺,次日,昔日护国大将军府的家仆拿着一纸状书于大理寺门口告现护国大将军夫人高珮语暗害云羡风生母,紧接着又有高珮宁的婢女拿着证据告其多年毒害云羡风,顿时闹得满城皆知。由于这家仆的证据充足,大理寺卿急忙赶走了看热闹的百姓,关紧大门审案,并请云放大将军坐于堂上,旁观审案全程。

姜以安正在和高坤下棋,轩辕澈甩了一封奏折过来,问:“你们做的?”

他的语气,像在责问。

姜以安看到折子中大理寺三字,瞬间明白他的意思,道:“有何不妥?”

轩辕澈不满地说:“这原是云家家务事,也是丑事,本该由云家自己处理,现在弄得满城皆知,岂不是让世人看云家的笑话?”

王公公欲要出声,扫了烨皇和高坤一眼,马上也同他们一样安静地看着两个年轻人。

姜以安眼中毫无畏惧,抬着头注视眼里满是怒火的轩辕澈,冷静地说道:“我知道殿下真心把云羡风当朋友,但似乎,您对这朋友了解得不够深,更不了解他的家庭。云放大将军,因身负绝高武艺,也因重情重义而在军中威信甚高,但看人的眼光不太行。高氏很擅长伪装,就算这事闹到他的面前,高氏哭哭啼啼一番,云放大将军念在她为自己生儿育女以及多年的夫妻情份上,也会心软。另外,高氏的背后是高家,圣眷正浓,也曾提携过他,因此他不会严惩高氏。我想要破坏秦王与云大将军的联盟,只能从云羡风下手,让他不得不和秦王分裂。”

她拿起茶壶,给烨皇和高坤都倒了添了热茶,继续道:“云羡风被刺后,将军府的奴仆怕恩主的儿子丧命,不惜堵上性命也要凭微薄之躯对抗风头正盛的高家,这才能让云大将军相信发妻被现在的夫人害死一事。我不清楚云大将军对发妻的情分是否如当年一样,所以才选择闹上大理寺,弄得满城皆知。让他清楚,如若他不与秦王决裂,那么他将失去这些年积攒的声誉,成为世人的笑话。反之,他会获得更多人的尊崇,得个好名声。至于你说的,世人看云家的笑话,世上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谁会一直拿这事说笑?过一段日子,这事的风波就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